首页

女王网sm

时间:2025-05-30 04:04:19 作者:两岸文创人士:扎根中华文化 科技赋能创新 浏览量:89588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题:两岸文创人士:扎根中华文化 科技赋能创新

  中新网记者 李雪峰 朱贺

  “文化不只是情感的桥梁,更是创新的沃土、发展经济的动力。只要两岸在共同的文化根基上持续交流与合作,就能开创更多共赢的契机。”台湾商业总会荣誉理事长赖正镒28日在北京表示。

  当日,以“文化同源·文创共生”为主题的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文创论坛举办,两岸文创人士围绕文化创新、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等议题展开讨论。

5月28日,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在北京开幕,两岸文化各领域代表人士800余人出席活动。 中新社记者 张祥毅 摄

  坚守中华文化 汲取创新养分

  “文化从来不该被切割,而是两岸最深层的认同与连结。”赖正镒表示,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青铜器到现代设计,中华文化的每一笔、每一道,都是两岸同胞血脉的记忆与情感。

  他说,此次论坛以传承、弘扬、发展为主轴,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承诺。

  台湾文创设计师、武术教练黄鸿玺从小习武,如今不仅成为一名作家,也在多地开设服装店。活动现场,他身穿深蓝色布褂,慢慢发力横扯,衣襟两侧的盘扣丝毫没有松动;猛地一抖,却瞬时解开。

5月28日,台湾设计师、武术教练黄鸿玺在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文创论坛上发言。 中新网记者 李雪峰 摄

  “武术是一瞬间的事情,打斗的时候不能散开,受伤时却需要便捷快速地进行检查。小小一枚扣子,蕴含的却是传统武术文化。”他以自己设计的衣服为例:“如果是穿西装、衬衫,出拳时,身体会被衣服拉扯起来,但我的衣服经过研究剪裁,为练拳设计,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论坛上,两岸企业家峰会文创联盟主席赵文暖宣布启动 2025“金瓯无缺——当代青年艺术与文化创意展”作品征集。他表示,这项依托数字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的展览,重构五千年文明的现代表达。即使是数字艺术这样前沿的艺术形式,也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深厚滋养。

  侨福国际全球业务拓展董事赖国贤认为,未来文创产业一体化需要两岸沟通,“要从老祖宗留下来的瑰宝中萃取必要的元素,并将它当代化、现代化,进而形成流行的商品乃至世界性的商业模式。”他说。

  AI赋能文创 合作潜力巨大

  “作为手工艺人,我要去做AI吗?我要去做大数据吗?那不是我的擅长,我的擅长就是做好手工。”论坛上,北京泥彩塑传承人张忠强表示。

  不过,他随后话锋一转:“但我拥抱科技、拥抱未来,不一定亲自去做,但希望能与更多的专业人士合作。”他介绍,今年举办的科技庙会上,泥塑兔儿爷在数字技术加持下可以开口说话了。看到自己的作品用地道的京腔讲述北京故事,他找到了将传统文化与科技手段相结合的途径。

  谈及两岸在AI赋能文创方面的交流合作,赖国贤表示,两岸文创产业优势互补,“大陆有强大的‘智造力’、最好的品质、最好的效益,但文创产业要怎样去做?”他说,“需要同最新的AI技术相结合,以此提升水平。”

  长期从事大数据研究,开域集团董事长施侃表示,AI始终是一个算力叠加算法的工程产品,虽没有灵魂,但可以赋能文创,成为高效的展现手段和平台。目前大陆在这方面发展迅猛,而台湾文创起步早,人才创意多,两岸优势互补,合作未来可期。

  “科技与艺术的共振正在塑造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中国计算机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张旅阳说,数字技术不仅是艺术的工具和载体,更是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的重要的手段。海峡两岸拥有共同的文化根脉和历史积淀,在数字文化创新领域携手合作,必能激荡出更大、更灿烂的火花。(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百家创新平台雄安行:共商科技发展新趋势

现场,由中建八局承建的黄岛区中医医院项目还应用了地面整平机器人、混凝土楼板钻眼机器人、内墙面打磨机器人等多款智能建造设备,可实现土建施工、安装施工、装饰施工等多种场景的智能化建造。(胡耀杰 制作 刘鹏)

公募降佣7月1日起实施,预计每年节约成本约200亿

对于德国的普通消费者来说,加征关税无疑将导致汽车价格上升,他们的选择也会因此受到限制。业内人士坦言,保护本土市场,更应将重心放在提升德国汽车产业的产品竞争力与创新能力上。

菲尼克斯太阳队球星谈篮球:团队合作让它变得伟大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同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已指示相关部门须就灾情及相关赈灾支援与不同救援机构保持密切联系,监察实施具体赈灾计划的进展,以协助灾民早日恢复正常生活。他表示,天灾无情,同胞有爱,香港在大家共同呼应下,很多团体及市民都为今次的灾情慷慨解囊,共同支援赈灾工作,反映了香港与内地的同胞之情和同舟共济的精神。

2024年恰青赛马节暨第三届“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活动开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兼驻东亚五国代表夏泽翰致辞时说,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旨在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这是中国向世界传达的关键理念。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从最初的45家成员单位增加到目前的200家,反映了该平台在中国自然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根本之策

据黑龙江省农情调度显示,截至目前,该省旱田农作物已播种77.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已播种21.5万亩,经济作物已播种55.8万亩;在水田生产上,水稻已育苗3.2亿平方米,水田已泡田1145.4万亩。(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